最近跟朋友聊天時, 一位朋友的談話內容讓我憂心忡忡, 這位朋友提到:"現在動畫做的真的很好, 在生物化學中的PCR過程, 一部十分鐘的動畫片, 就可以把整個PCR過程完整介紹完畢, 這樣我何必再浪費時間去看厚厚的一本書?", 接著話題一轉, 又提到了對岸的公共工程:"對岸在做橋梁的工程時, 用動畫呈現各個構件間應力的作用結果, 看了這個動畫, 我何必再去了解厚厚的一本工程數學?", 言下之意是, 看書的都是傻子, 浪費時間, 我只要花十分鐘看一部影片, 就可以知道你花一個月低頭研讀的知識; 這段談話讓我心中有了以時間維度, 人類大腦的運作模式, 還有隨機性的影響來了解這位朋友想法, 當我花了一段時間針對這個問題思考後, 在這邊把結論先寫在前面, 因為我覺得這個結論太重要: 文字方面的閱讀, 能提供最大程度的思考, 正因為這些枯燥(或有人說浪費時間)的過程最大程度地活化我們大腦中神經細胞突觸.

      或許我的想法有人會予以牴觸, 但這不正是我們人類心智的多樣性嗎? 不論膚色, 種族, 正常的人類都有兩個眼睛, 一個鼻子, 一個嘴巴, 兩個耳朵, 在外觀看來我們大致相似, 這可以從基因來了解, 因為我們來自於同源的祖先, 但基因決定心智的多樣性嗎? 這我可就不認同, 人類之所以會有現在的成就, 不是因為我們生理上的多樣性, 而是心理(心智)上的多樣性; 從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 進入農耕, 促進了分工及專業分化, 有更多不事糧食生產的人可以把心力放在藝術, 工程, 科學等, 人類的文明於是開始大幅躍進, 資訊量開始爆炸性的增加, 缺點隨之而來, 巨量的資訊壓垮了我們的大腦, 從學科的分類也可以觀察到這個現象, 早期人類學科只有神學及哲學, 科學家依附於教會的羽翼之下, 到現在, 光一門物理學底下不知有多少衍生學科; 針對那麼大量且複雜的訊息, 我們的大腦需要簡化的方法, 所以才有了互惠原則, 社會認同原則, 一致性原則, 權威原則等, 其中有社會化成因, 也有人類自身的行為成因, 對於像迷宮一樣的現代世界, 我們的大腦最希望的方法就是直接用切西瓜的方式從起點到達終點, 最好已經有人幫我把資訊消化完畢, 只要直接告訴我結果就好, 那些基礎理論我全部不想了解, 懶得思考; 思考本身就是一種自我強化的過程, 你越不思考, 你就越不想思考, 你越去思考, 你就越來越會思考; 會動的東西總是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打從我們還是嬰兒時就開始, 動態事物刺激嬰兒的視覺發展, 但對於成人來說這可不是好事, 要把十萬字濃縮為十分鐘, 可行的做法可能有: 1.剔除基礎理論, 直接給予知識提供者思考過後得出的結果. 2. 假設閱讀十萬字需要一百小時, 那就必須把原本一百小時的時間維度濃縮為十分鐘, 也就是把知識接受的節奏提高六百倍; 在這些做法下, 我們頭腦還有時間去思考嗎? 在十分鐘的動畫過程, 大量訊息從視覺及聽覺源源不絕的灌入我們的大腦, 我們鮮少有停留的時間來對接收的訊息消化及思考, 心理實驗證明, 思考過程能幫助記憶, 訊息經過思考後才能較長久地停留在我們的大腦裡面, 等到十分鐘動畫播放完畢, 我們才有時間進行思考(假設你肯思考), 但是六百倍的給予量, 可能我們已經忘了部分的內容, 一段時間過後, 這段影片給我們的可能只有加總一分鐘的片段還停留在我們腦海內; 還有一點我覺得更重要的是, 跨領域的知識統合需要借重思考, 在我個人而言, 我沒辦法與動畫溝通, 但卻可以和書本對話, 並不是信口開河, 與書本對話這種"感覺", 也是在最近才有的, 我想對這本書中某一段章節說的話很可能就記錄在我已經讀過的另外一本書中的某段章節, 觀賞完一部電影後, 我只得到約略的概念, 為甚麼我們看完電影得到的東西可以跟那些影評人(比如說漫威電影和台灣的漫威影評人"超粒方")差距如此之大, 我想原因就在於對於漫威知識涉取的廣度和深度, 這些影評人可能一部電影可以看過很多次, 而且對之前與之相關聯的電影也是, 不只電影, 連漫威的漫畫他們也有深入的涉略, 漫威電影的基礎理論來自於漫威的漫畫, 沒有把漫畫裡面的相關情節搞得很熟, 看完電影的感覺應該就跟我這種看娛樂片一樣, 但我絕對相信, 有了基礎理論之後, 這些影評人在看電影的時候是有很多漫畫的連結持續地在他們腦海中發酵的, 這是因為閱讀漫畫(基礎理論)在先, 思考發揮了作用.

       再回到時間維度上, 在思考這件事上, 切西瓜是行不通的, 在思考的時間維度裡, 我們可以把時間調慢, 時間維度拉長, 把閱讀的節奏放慢, 把思考的步驟變慢, 也就是說我願意花一百個小時來閱讀, 針對閱讀慢慢思考, 這跟現代世界人們普遍接受知識的情形相距甚大, 我那位朋友就是其一, 他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接受最大量的知識, 這樣的根本是甚麼? 因為我們都想"贏", 一樣的時間, 我希望我能比對手讀更多的書, 接受更多的知識, 賺更多的錢, 感覺比你更聰明, 這不是空穴來風, 看看現在台灣的補習班密度就知道, 家長們總是希望小孩能"贏", 要贏的方法就是"快", 甚麼都要快, 我家小孩在小一就已經把國小的英文全學會了, 我家小孩考試成績比你家小孩好, 這就是"快"和"贏"; 華爾街經理人持有股票的平均長度從最早的三年到現在不到五個月, 大家只比短期績效, 短期績效超越大盤, 超越其他基金經理人就被封為傳奇, 但這傳奇的持續性如何? 塔雷伯在他的書中(Nassim Nicholas Taleb, 2014)做了很有趣的統計, 書中把過去某一年的基金經理人績效從最低排到最高, 橫軸是跑贏(或輸)大盤的百分比, 縱軸是人數, 可以看到那一年的績效分布約略呈現常態分佈, 也就是說, 絕大多數的經理人表現平平, 只有少數的經理人績效超越大盤(這些經理人當然被奉為傳奇), 有趣的事情接著發生, 作者再把同樣的基金經理人依照績效/人數放在相同的位置, 只不過時間往後, 結果卻完全不一樣, 呈現出來的並不是常態分佈, 而是接近隨機(可以看到直條上上下下沒有規則, 而不是靠近中間的人數最多類似鐘型), 這表示那些曾經的傳奇真的成為了傳奇, 在市場上被淘汰了; 求快和持續性很難兼顧, 因為隨機性在作祟, 你在短時間的績效良好可能只是因為運氣, 對投資也好, 對小孩的教育也好, 對自身的知識攝取也好, 我們都需要思考, 如何"細水長流", 再舉一個例子, 為了表示市場價格, 人們使用K線來表示一段時間內的開盤, 收盤, 最高, 最低四個數字, 如果這段時間是一天, 那這根K線就叫日K, 以此類推, 也有周K, 月K, 年K等, 有趣的事情又來了, 當我們看到一根年K表示, 這一年這個市場價格下跌50%, 但是當我們把年K分成12根月K, 可以發現並不是每個月K都是下跌的, 再把月K分為20根日K, 發現漲跌的比例更均衡了, 時間維度發揮了作用力, 在越短的時間維度裡, 隨機性的影響越明顯; 很不幸的, 因為人類有"幼態持續"的演化特點, 所以我們的壽命比起很多哺乳類動物都還要長, 所以要渡過"每天"的次數也比這些動物還要多, 在短時間內求贏的意義也就被稀釋了.

       用一個擲硬幣的想法來做為結束, 假設有一枚公正的硬幣, 就是擲出正面及反面的機率各有一半, 但是擲硬幣的人並不知道這枚硬幣是否公正, 有一個人擲了三次硬幣, 連續擲出三個正面, 這個人於是信誓旦旦的說這枚硬幣擲出正面的機率是百分之百, 第二個人擲了三十次, 其中有20次正面, 10次反面, 所以第二個人說這個硬幣出現正面的機率比較高, 站在實驗者本身觀點, 上面兩個人都沒有錯, 他們只是在描述自己對於這枚硬幣的觀察, 但如果我們活得夠久, 擲的次數越多, 我們就會發現這枚硬幣出現正反面的機率越趨近於一個穩定的值, 所以把看待一件事情的時間維度拉長, 就可以讓其中的隨機性互相抵銷, 就像愛因斯坦對於布朗運動的描述.


以上內容為本人著作,享有著作財產權,歡迎分享或轉載,但是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週金淘 的頭像
    週金淘

    週金淘,就是背骨

    週金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