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和債權是共生的, 有信貸就會產生債務, 債務可以看成先使用"未來"的資金, 但是這筆資金加上一定的貼現率(利息), 在未來約定到期時需要償還, 所以信貸循環始於信貸的產生, 良好的信貸, 指的是用在對的地方, 可以增加企業未來的生產力, 進一步產生大於信貸到期時利息的利潤 ,使得信貸得以用增幅來創造更多的利潤, 而"理性"的債權人借你這筆錢, 他也希望有一定的"風險溢酬"可以拿, 所謂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但是目前的情形是:全球的債權人瘋狂的借錢給法人, 法人也因為可以輕鬆地借到錢而更瘋狂的借錢,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也造成"財富效應".
觀察目前的資本市場線, 可以知道, 債權人希望索取的"風險溢酬"極低, 觀察越來越多負利率的高收益債券就可以知道(全球有超過13兆美元的負利率公債),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現在連賠錢的生意都有人做了, 而且還一堆人搶著做!
- 2019Q1新興市場債務已經增加到216%/GDP,好像還沒有很多
#EmergingMarket debt hit a record $96 trillion in Q1 2019—over 216% of GDP. pic.twitter.com/ZGRxFRebQN
— IIF (@IIF) July 15, 2019
- 讓我們看看全球債務,2019Q1全球債務增加到接近320%/GDP
NEW Global Debt Monitor: Global debt hit $246T in Q1 2019, nearly 320% of GDP.
— IIF (@IIF) July 15, 2019
Debt by sector, Q1 2019 (as % of GDP):
🔹Households: 59.8%
🔹Non-financial corporates: 91.4%
🔹Gov't: 87.2%
🔹Financial corporates: 80.8% pic.twitter.com/4Qu0ekvpZw
- 2014年來世界債務佔GDP比上升較快的國家
WATCH: Top 10 EMs with the largest total debt-to-GDP ratios in Q1 2019 — how have their debt levels changed over time? pic.twitter.com/woeIDmLSKM
— IIF (@IIF) July 18, 2019
WATCH: Track the growth of total debt-to-GDP over time in mature markets pic.twitter.com/1XGWxu77ny
— IIF (@IIF) July 19, 2019
老巴說過"最先的是創新者,接下來的是模仿者,最後的是白癡",這句話不管是從週期的哪個極端開始理解都一樣!
以上內容為本人著作,享有著作財產權,歡迎分享或轉載,但是請註明出處
留言列表